项目类别:文案写作
项目周期:0 (工作日)
技术要求:
项目预算: (元)
“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又将其作为核心概念之一再次提出,强调通过设置一系列驱动性任务,引导学 生主动学习。随着以核心素养为立意的语文教学的倡导,“大单元”“大任务”等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依据课标的理念,理想的语文教学应 当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大单元教学,这样才能改善传统单篇教学中知识与课程缺少整体关联的弊病,更多地立足于核心素养和单元整体,思考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变传统的“一篇篇教”为“一组组学”,使单元内各篇目联结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从而帮助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角度理解学科知识,启发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思考,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为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巨大革新,在改善传统单篇教学模式低效散乱问题的同时,也容易出现因过度追求“大任务、大单元、大设计”而出现教学时间长、任务内容跨度大、任务群综合性过高、学生完成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再者,虽然大单元教学犹如一股旋风席卷了语文界,但在实际的一线课堂中,单篇教学仍然是绝对的“主角”。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单元教学因其本身的宏观性和综合性难以落地生根,更在于单篇教学在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具有更高效、更深入的显著优势,在课时紧张的一线课堂中也更容易实施。
与传统单篇教学不同的是,基于“小微”任务群的单篇教学摆脱了追求面面俱到、条分缕析的讲解模式,而是引导学生立足单元核心大概念进行深度学习,让单篇阅读教学成为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环。通过对单元内各篇文本的精读精思,将单元大概念进一步细化、分解,使其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让每一篇文本都成为落实单元大任务的重要分支和节点,帮助学生对单元教学重点实现持续性理解,达成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为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当着 眼于单元整体,立足核心教学要点。 所谓“着眼于单元整体”,指的是教师在设计“小微”任务群的时候,首先要研读课标中对应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整体把握教学单元的编写意图。教材是课标理念的具体呈现,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学习材料体现了教学阶段学习任务群的具体目标。因此,教师还要研读教学单元文本前的导语和文本后的阅读综合实践,梳理单元核心教学点。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学习生活”这一主 题选编了四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从内容上看属于“发展型任务群”中“文学创意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依据课标要求,该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和品味作品的语言及形象,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2] 。通过研读单元导语和阅读综合实践,结合课标可梳理出该单元以下几个教学重点:1.了解 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 得人生启示;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4.欣赏并品味作品语言及文中形象,品析人物情感。 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阅读综合实践,是对学习任务群的贯彻和落实,也是进一步确定、细化单篇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元内所有文本都要以此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所谓“立足核心要点”,意味着教师在领悟单元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每篇文本的不同特点,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阅读,结合学习提示与实际学情,在单元大概念的统摄下提炼出单篇文本的核心教学内容,聚焦最具有学习价值的一点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才能使每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在单元“大目标”的统领下各有侧重,达成“小目标”的同时也助力单元“大目标”的达成。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情感温度与思想深度兼具的经典散文是语文教材中的“常客”, 教学要点众多,对于主题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想要全面、深入地讲透这篇文章,一周的课时恐怕都不够。
从教学内容来说,一篇文本的教学内容既具有规定性,又具有开放性。规定性在于,一篇文 本值得挖掘的教学点是相对固定的;开放性在于,文本内可挖掘的教学点是源源不断、不断再生的。教师可以从语用知识、文本内容 (语言、 情感、思维)、写作体式、文化内涵、审美心理等 多个方面进行挖掘,从中选取并提炼适切的教学内容。聚焦精微知识时,“微”不仅意味着要聚焦文本的细微之处,更要指向“精”,即选取精要的、与教学目标密切关联的,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与关键能力形成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微”任务群的主题设计,就是聚焦于 “微”与“精”,基于文本的主要特质,着重研读文本内容、章法体式、审美心理等,从中提炼出适合的教学点。 该单元的四篇课文中有三篇现代散文和一篇语录体文言文,以“学习生活”的主题聚合在一起,体现了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每篇文本在具体的语言表达、章法结构、审美表现等方面又各有特点。大单元教学通常以人文主题为架构,设 置相关的任务活动,难免因任务难度大、综合性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如果以单篇或多篇组合的形式进行“小微”任务群设计,不但更贴合文本特质,指向更加精微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展开也相对容易。基于该单元四篇文本的特质,聚焦文 本精微知识,可以设计如表2的“小微”任务群 学习主题。 如表2所示,该单元可以设置四个“小微”任务群,在单元任务的统摄下,基于文本特质,分别从语言表达与叙事视角、语言内涵、情感内涵、人物塑造五个方面入手,确定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这四个“小微”任务群侧重点均有不同,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共同组成单元大任务,促进单元大概念的落实。 以《往事依依》与《再塑生命的人》的多篇教学为例,两篇文本均属于回忆少年时期读书生活的记叙类文本。《往事依依》通过记叙读书往事,从不同角度展现学习在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语言平淡却蕴涵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引下收获光明与希望的故事,文中大量的抒情语句展现了“我”巨大的心理转变。
所谓学习任务,就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文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同理,“小微”任务群的活动设计必然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桥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经验落实核心知识,通过实践任务驱动核心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小微”任 务群的展开不仅意味着切入角度要“微小”、聚焦 要“精微”,更意味着活动内容要“深入”,引导学生在深入体验的过程中习得语文能力。
针对当下大单元教学任务群设计泛化的倾向,要想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效的语言实践中动起来,使之真正习得语文能力。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细细品味文中的人、事、物,感受作者的情感。此外,由于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还应指引学生基于阅读策略,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将阅读的收获迁移到写作中。《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通过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刻画,写出了寿镜吾的质朴方正,以及对学生的教导;《再塑生命的人》透过心理刻画与侧面描写,衬托出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耐心与智慧;《往事依依》以简短的语言刻画了两位国文老师课堂朗诵的情景,不但写出了“我”的感受,还侧面展现两位老师讲课的巨大魅力。教师可以从“写人要突出特点”这 一概念出发,创设以下“小微”任务群,以情境式的任务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为了献礼教师节,学校打算将一个空教室以 “年少有幸,得遇良师”为主题布置成时光博物馆。馆中会展示多位名家及名家的老师,让同学们在这里与师相识,邂逅美好。我班需要协助学校布置场地,请你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材 料,为博物馆的布置出谋划策。 【任务一】 讲述·良师故事 依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 《再塑生命的人》这三篇课文,有感情地讲一讲文中师生的故事,让浏览的观众通过博物馆的音频设施就能听到动人的故事。 要求: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相关段落。 ②从老师的典型事件、突出特点、对“我” 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梳理、讲述。 【任务二】 揭秘·故事锦囊 在感受到良师的力量与师生的情谊之后,我们不禁思考,作者如何向我们推介他心中的良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阅读与写作,时光博物馆里还设置了互动留言展示板。请你找到名家们刻画良师的写作锦囊,把它写在留言板上。要求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找出能使人物写得鲜活的手法。 【任务三】 互动·我写我师 名家们的良师故事是不是也让你想到了自己的老师?整理你在本节课收获的写作锦囊,填写表3,写一写你和老师的故事。学校将评选一批优秀范文,刊印在时光博物馆的读者展板上。 上述三个任务构成了以“年少有幸,得遇良师”为主题的“小微”任务群,分别指向对文本的基础性理解、专业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旨在锻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品位与欣赏能力、迁移与写作能力。任务一意在让学生默读 课文,鼓励学生把握不同文本中良师的故事,归纳并概括人物的特点,以此达到锻炼学生回顾课 文内容、筛选信息、概括文本大意、自我表达的目的。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白人物要塑造得特点鲜明是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的,有 了事件,人物的特点才能突出。完成任务二,学 生可以学到名家塑造人物形象的妙招。第一招, 把人物放在事例中,在典型事件中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第二招,运用具体的描写刻画人物:绘 其外貌,抓其特征;细化动作,延其过程;语言形态,表现个性。第三招,在记叙事件、描写人物时添加“我”的感受,对其进行议论和抒情, 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任务三将学习重点由阅读转向表达,引导学生依据突出人物特征的手法拟写作文提纲,并在课后完成写作实践。这一组三 个“小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联通写作,在整个活动中融通阅读经验,在比较探究中生成写作技能,在情境任务中将阅读策略向写作实践迁移,以期在“积极的语言活动”中实现阅读能力的巩固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小微”任务群中落实单元大概念。 一言以蔽之,大单元的学习与单篇教学并不对立,单篇文本的独特性与单元的整体性是辩证统一的。当下,教师应基于学习任务群这一重要理念,在大单元的视域下,针对单篇或多篇文本教学创设“小微”任务群,辩证地处理好单元整 体与篇章特性的关系。基于此,教师要立足单元整体目标,在明晰单元大概念的情况下,明确单篇核心教学要点,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文本特质聚焦精微知识,围绕文本核心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关注指向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言语实践,通过设计一系列专注于听说读写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任务的实践中实现深度学习。
邮箱:
电话:
地址: